close

 



以前有一個故事,有一位富翁有兩個男孩,兩個都是同樣富有、同樣聰明,都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也是一起在富裕的環境中成長。有一天,弟弟想去外面體驗其他的生活,所以他告訴他爸爸,他要去外面學習生活的體驗。


他到外面去以後,嘗受過很多困難,日子也過得很艱辛,但是他也學習到很多道理,所以他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智慧,也越能幹,知道很多情況,也發現自己的潛在能力。以前他都不曉得自己具有這些能力,因為在家時很富有,凡事都有奴隸、工人、佣人服侍,一點也不需要自己動手,他要什麼有什麼,所以他不曉得自己有什麼能力。去外面體驗生活以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具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能力、不可思議的天才,他越來越高興、越來越明白,他具有那麼多力量。


但是在他明白這個道理以前,他也碰到很多困難,最後他遭遇到最艱難的情況:他病重、沒有錢,又沒有人照顧,也沒有家住,什麼都沒有,別人對他又不好。那個時候他很想家,所以他想,不可以再這樣下去,我一定要回家。在家中,我生活得很好,為什麼我要去外面,變成乞丐的樣子?那個時候他很想家、想回去,想跟家人溝通。回去以後,他爸爸很高興,非常歡迎他,馬上拿最好的衣服給他穿,最好的東西給他吃,送他最好的禮物,開盛大的宴會歡迎他回來。


那個時候,大兒子問他的爸爸:「那我呢?你怎麼沒有替我開宴會?你怎麼沒有特別給我什麼好東西?我到現在始終對你很真誠,我沒有離開過你啊!我天天侍奉你、跟你接近,你卻沒有給我什麼。」他爸爸告訴他,我的東西都是你們的。


現在他們兩兄弟的情況和以前完全一樣,弟弟並沒有失掉什麼,還是跟以前一樣富有,但是比哥哥多出什麼好處呢?你們曉得嗎?多出生活體驗,多出聰明智慧、多出能幹的能力、多出對自我的覺悟,他比以往更加了解自己,是不是?


可是做哥哥的,就像一位被寵壞的兒子一樣,雖然生活過得很舒適,但是只有舒服的生活而已,沒有用。他跟他弟弟一樣富有,但是缺少弟弟所具有的智慧,弟弟現在明白很多事情,對自我體認更多,更了解自己,也更獨立,但是哥哥什麼事都不曉得。


佛本來是佛沒有錯,但是應該做眾生以後才可以曉得,不當過眾生不曉得;沒有當過眾生,雖然也是佛,但是沒有什麼用。所以我們應該來娑婆世界學東西,學做人,學習困難痛苦的情況,以後才知道「快樂」是什麼?學習「無常」的情況,以後才知道「永恆」是什麼?學習這個「無明」的世界,以後才可以知道「智慧」是什麼?


在你們還沒有學習「完全」以前,雖然也是佛,但還是「無明佛」,慢慢地會變成「開悟佛」,成真正的佛,跟以前完全一樣。本來我們什麼都已經有了,不是等到開悟的時候才有,只是我們自己還不曉得而已。


開悟前和開悟後一樣,以前有那麼多力量,開悟以後,還是一樣有那麼多力量,只是以前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力量,現在知道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煩惱是菩提」、「眾生是佛」。祂不會說謊,今天師父把這個意思解釋給你們聽,為什麼佛是眾生?為什麼佛要跑到這個世界做眾生,要受那麼多痛苦?


事實上,痛苦也不是痛苦,而是我們在學習東西,這就像我們去學校學習一樣,不論上小學、中學、大學,都不是那麼簡單,但是學好各種課程以後,我們會變得比較聰明,長大以後,會有自己的地位,具有獨立性,所以應該學,不學不行,不學不能知道自己都有哪些能力。


如果說所有眾生都具有佛性,本來已經是佛,那怎麼可以說女眾不能成佛?這是胡說,成佛就是成佛,沒有什麼分別。所以我告訴你們好幾次,外道、內道都是道,好、壞都是佛,沒有好也沒有壞,但這是最高的境界,在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以前,我們必須學習,還應該做好事,不可以說,因為好跟壞一樣,所以就不要學,反正我已經是佛了,我不需要修行。不可以這樣想!


我們本來是佛,但是還要修行,因為我們還不真正了解自己是佛。師父這樣講,你們相信,因為你們相信師父,但是你們自己還不是真正認識自己,所以應該修行,不然我們會有很多痛苦。還不認識自己的時候,別人稍微罵一點就會痛心,人家恨我們,我們也會恨他,因為還不認識所有眾生都是佛,還達不到這個平等心,還做不到不分別心。所以應該修行,修到什麼時侯,我們的心不動,看所有眾生,就如同看自己一樣,這樣才算是真正了解自己。


 


清海無上師以中文講於福爾摩沙台北 1986.12.01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龍取珠 的頭像
    龍取珠

    從愛心出發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