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 敦煌早期壁畫的風格特點


Article_20070330085409
菩薩435窟




敦煌早期壁畫包括北涼、北魏、西周和隋五個朝代。時間的跨度進三百年。這段期間朝代更替,民族不斷遷徙、政治變革,對於社會思潮,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人們的審美理想自有不少的影響,敦煌壁畫的風格因此跟著改變。大抵而言,可分為下列幾種風格:
1、西域風格的宗教壁畫:
受到西域壁畫風格的影響,畫風與中國傳統繪畫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使用明暗法(或曰凹凸法)來表現人物的立體感,亦即根據肌理的大面分塊,以明快粗爌的線條,施以圓圈行暈染,並以白粉塗鼻樑和眼球。而在人物造型的特點是:身高五頭,短而壯、直鼻、豎眉、厚唇,耳輪長垂。菩薩則是頭戴印度式的三珠寶冠或西域式華鬘,肩披波斯大巾,胸膛坦露,腰裹長裙,足踏蓮花,活脱脱的就是西方人的造型。





2、中原風格的宗教壁畫:


Article_20070405055116
菩薩285窟




南朝中原「秀骨清像」式的畫風進入了敦煌,於是佛教故事畫的人物都儼然是南朝名士風度。人體變得修長身高七頭,面像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翹,嫣然含笑,神采俊朗瀟灑,而原本裸露的胸膛以著上衣服。反映出過去在西域非常流行「豐乳、細腰、大臀」「遍體圓凈光」的印度式裸體菩薩和舞女已經漢化了。在技法方面當然也就受南朝「春蠶吐絲」的人物畫法影響,原來粗獷的鐵線描變得秀勁圓潤如行雲流水,而富立體感莊嚴沉靜的西域風格也一改而為瀟灑飄逸的風格。





3、融合神話想像的宗教壁畫:


Article_20070404234906
帝釋天妃




這種以神話為題材的壁畫乃為中原本有的題材,隨著佛教與儒道思想的結合進入石窟而與佛教本有的印度神話題材結合。主要集中在洞窟頂部藻井四周,於是洞窟頂部從象徵性天井變成描寫整個天空。這種人心營構來的想像,又可分成神獸型,此如四靈;人獸組合型:主要有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等。人鳥組合型,如羽人、雷公、羽師等。還有分身幻化型,如惡神阿修羅。一般為了凸顯想像的特色,都通過誇張變形的方式來呈現。







Article_20070405002956
阿修羅

Article_20070330084342
西魏 藥叉






4、寫實性的宗教壁畫:


Article_20070405000011
供養人畫像12窟




大體來說,敦煌的壁畫皆以宣揚佛教為主,描繪的大都是佛、菩薩,或天上的諸神,少有對現實生活的描寫,這種具寫實風格的壁畫,最多出現在供養人畫像中。畫者依人物肖像如實描畫,充分表現出不同民族的人物特徵,並通過人物的服飾、裝扮來刻畫人物的階級、身分與地位。此外也有部分是對狩獵生活的描繪。







Article_20070405065300
牛車馬山林35窟

Article_20070405054514
馴馬








Article_20070403111421
北披局部--狩獵

Article_20070404094216
五百強盜局部--狩獵






二、唐代石窟壁畫的特色


Article_20070405053937
阿彌陀經經變圖




唐代是敦煌壁畫的全盛期,今存唐窟二百餘個,大都規模宏大,壁畫內容豐富,結構謹嚴,色彩華麗,造型優美。唐代國力強盛,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發展,反映在壁畫題材內容上,由南北朝時期著重表現忍耐和犧牲精神,轉變為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歡娛享受。如《西方淨土變相圖》,《法華經變相》、《報恩經變相》等。除此之外,還穿插有其他佛教故事及生活情節,如四五窟的「胡商遇盜」、二一七窟的「化城喻品」,八五窟的「善友品」,以及許多的生產、生活場面,也都是當時社會各個方面的折射反映。整個敦煌的唐代壁畫,無論是佛、菩薩,還是天王、力士、比丘、伎樂、飛天,在形象塑造上,都更加具體而接近於現實中的各階層人物,因而也就更加世俗化,充滿著人間的脈脈溫情,給人以親切生動的感受。







Article_20070405002033
維摩詰經變335窟

Article_20070405001713
維摩詰經變局部-帝王與群臣








Article_20070207120948
觀無量壽經變--舞樂圖

Article_20070405151521
反彈琵琶 吐蕃時期








Article_20070130122144
報恩經局部--惡友品

Article_20070405063249
彌勒經局變--農耕






(一)中國化的宗教藝術


Article_20070405060128
思維菩薩 初唐




1、本生故事減少,經變畫增加
經過北周、隋朝以後,一進入唐代,北魏以來的西域畫風,轉變成成熟的中國式佛教藝術。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低頭沉思,手指拈著飄帶,形態纖柔而優美,完全是一個中國的菩薩。在壁畫的類型上,故事畫不再是唐代敦煌壁畫唯一的重點。印度佛經裡的強調「尸毗王」、「薩埵那太子」的施捨佈施的本生故事雖然慈悲偉大,可是尸毗王在自己的腿上割肉;薩埵那太子跳下懸崖,用自己的身體餵老虎,一片血淋淋的,不免恐怖,似乎缺少了宗教的祥和、喜悅和幸福感,因此到了唐代,藉本生故事畫宣揚佛教的宗教壁畫越來越少了,描寫佛教大乘境界的大乘經變畫增加了,尤其是描寫極樂世界的「阿彌陀經變」,僧俗對辯的「維摩詰經變」最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僧侶按照儒家孝道撰寫的「報恩經變」,更是唐代經變畫的特色。各種經變畫,形式多樣而生動的反映出大唐盛世繁榮,人情欣欣然的氣象。







Article_20070405002033
維摩詰經變335窟

Article_20070405001029
維摩詰經變103窟-維摩詰








Article_20070405000930
維摩詰經變220窟-維摩詰

Article_20070405001347
維摩詰經變局部-群臣








Article_20070405001713
維摩詰經變局部-帝王與群臣

Article_20070405001542
維摩詰經變335窟--各國王子








Article_20070405150625
維摩詰經變局部.維摩詰

Article_20070130122144
報恩經局部--惡友品






2、觀音像增加


Article_20070405060600
十一面觀音




唐代大部分的壁畫家喜歡畫美麗的菩薩,尤其是觀音菩薩像。唐宣宗曾經下令全國寺觀都畫觀音像,遂蔚然成風,唐代出現了很多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水月觀音以及以觀音為主題的觀音經變圖。在信眾的心目中,觀音菩薩好像是人類的母親,能化解眾生疾苦,教人離苦得樂,所以受到當時人們特別的崇信膜拜。因此在早期的觀音菩薩像初為男性像,或無性像,唐代以後逐漸化為女像,雖然有的嘴上還有鬍子,但豐腴的面容,阿娜的體態,溫柔嫻靜的表情,在在表現出典型的女性美。







Article_20070130130238
54窟菩薩頭像

Article_20070405063714
楡林15窟伎樂天






3、春蠶吐絲的線描畫風


Article_20070405060722
菩薩頭像217窟




在技法上,唐代的菩薩,都用中國「春蠶吐絲」的技法,以流暢的白描線條勾勒流動的衣紋和飄帶,纖巧靈活的手指和尊貴大方的表情。





(二)世俗化的宗教畫風


Article_20070207120948
觀無量壽經變--舞樂圖




唐代的壁畫描寫觸目驚心的施捨故事畫雖然消失了,卻大量增加了以「淨土」為描寫對象的經變畫。什麼是「淨土」呢?原始印度佛教認為,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為「火宅」、是充滿了痛苦、骯髒的「惡濁世」。要經過佛教信仰的鍛鍊,才能解脫痛苦得到智慧與幸福,進而渡過苦海到達「淨土」。所以,「淨土」就是乾淨的國土,或者是「幸福地方」的意思。中國人原本是不信奉宗教的。畫家當然沒有真正見過「淨土」。他們想像中的淨土,大概就像皇帝住的宮殿罷。因此,我們在唐代的壁畫中,所看到許多以「淨土」為題材的作品中,樓閣宮殿完全是唐代宮廷的規模。「淨土」中的房子都是用黃金和珠寶建築的;花朵一年四季開放,都不凋謝;人和人也不爭吵,都穿著美麗的衣裳,快樂地生活著







Article_20070207120812
觀無量壽經變--局部圖

Article_20070130132206













「淨土」裡不只有宮廷中的華麗樓閣,也有宮廷中宴會的盛大場面。所以有舞樂歡宴的場面,畫中有吹奏各種樂器的樂隊,如擊「腰鼓」和斜彈「琵琶」的,都是外來的樂器。而流行於唐代宮廷的胡旋舞、印度和西域的柔美舞蹈,也被畫家畫入了「淨土」裡。地上舖了華麗的地毯,兩旁坐著吹彈樂器的樂手,宮女在地毯上揮動彩帶,翩翩起舞。樓閣的欄杆上,都有各種圖案的裝飾。唐代壁畫中的「淨土」,引人嚮往的不再是印度佛教的幻想世界,而是現實生活中幸福快樂的部分。這些都不是印度佛教本有的,反而是唐代文化兼融各民族的具體反映。就畫風來說,原來的印度宗教畫變成了唐代的宮廷寫實繪畫。而從宗教來說,未嘗不是原本超離人間世的原始印度佛教人間化、生活化了呢?!中國人也許相信: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宗教,把現實的生活過得更快樂、更幸福,也就達到宗教裡所說的「淨土」了。


http://ndap.igt.com.tw:3000/domain/show_article/1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