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茹素幫助維護我們地球的環境,減輕全球暖化;同時也拯救許多動物的生命,使其免於痛苦;

更帶給人們更加光明的未來,使其擁有更多高雅的善念 .愛力和同理心。

在這地球面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之危急時刻,請大家用行動來關懷我們居住的美麗星球----

每日三餐中,至少二餐吃素....... 







王維是我喜歡的唐朝詩人之一。他在描繪自然景物的詩篇中,很能將詩情畫意結合起來。

故蘇軾有:「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又因詩中多佛家理趣,

後人或稱之為「詩佛」。

王維在三十ㄧ歲時喪妻,妻子死後,從此終生不再娶,這在唐代高官中相當罕見。

三十年獨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alice

王維的素食觀---摘自張景崗著《禪悅的詩人王維》 



王維是盛唐時代著名的詩人,字摩詰,生於武後聖歷二年(699),一說長安元年(701),先世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其父官至汾州司馬,遷居於浦(今山西永濟縣),遂為河東人。他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為傳誦不衰的名篇。王維才華卓異,他不僅寫下諸多絕妙的詩句,還善於屬文、作畫,同時對音樂也十分精通,他於開元九年(721)進士及第,在朝廷裡所擔任的第一個官職就是大樂丞。


王維“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讚佛文》),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殺。王維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禪機,他名維,字摩詰,連讀恰為“維摩詰”。稍通佛學的人,都會知道有一部《維摩詰所說經》,其中通達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廣大的維摩詰長者,是一位得到釋尊稱許的大居士。又此經專說般若,是禪宗的根本經典之一。王維既以維摩詰作為自己的名與字,可以觀見他對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與佛教、尤其是與禪宗的深厚緣分。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恩德佈施八方上下,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而慈心不殺,嚴格茹素,更是大乘佛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漢傳佛教的一貫傳統。王維生於素食之家,他的母親崔氏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帶髮修行,並因同鄉的關係,師事一代名僧大照(《宋高僧傳》記為大慧)普寂禪師30餘年,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禪”(《請施莊為寺表》),對事母至孝的王維產生了莫大的影響。激發王維山水詩創作靈感,環境極為幽靜的藍田輞川山居(即輞川別業),就是他為了方便自己母親宴坐經行修道之用而購置、營建的。他的弟弟王縉,《新唐書》記其“素奉佛,不茹葷食肉,晚節尤謹”,甚至勸說代宗皇帝李豫信佛。王維自己也是常年素食,到晚歲就更加嚴格,《舊唐書》說他“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素食生活的淡安與平和,在王維的筆下,更是多了幾分舒愜的雅韻和審美的意味。王維說:“君子以布仁施義,活國濟人為適意”,“縱其道不行”,其行為也決不背離本衷。他由衷地讚揚德人達士:“雖方丈盈前,而蔬食菜羹;雖高門甲第,而畢竟空寂。人莫不相愛,而觀身如聚沫;人莫不自厚,而視財若浮雲。”(《與魏居士書》)和“比布衣以同年,甘蔬食而沒齒”(《為人祭李舍人文》)的高貴品格與閑淡曠達的胸襟。他在《謁璿上人》一詩中寫有“誓從斷葷血,不復嬰世網”的詩句,決心謹遵佛法教敕、上人風訓,茹素戒殺,勤求出世解脫之道。他說:“設罝守毚兔,垂釣伺遊鱗,此是安口腹,非關慕隱淪。吾生好清淨,蔬食去情塵。”(《戲贈張五弟諲三首》)對那些雖然也有興緻嘗試過退隱的生活,但卻因口腹之慾而捕兔釣魚的行為表示不滿,他標明自己與眾不同的素食追求,讚揚蔬食可以養護人的慈柔清淨的志趣,可以有益於澹泊物慾,怡性安神。他還稱讚在家居士“藥藉茹葷,雖愈疾而不受”的嚴明自律(《京兆王氏墓誌銘》)。他的詩句:“悲哉世上人,甘此羶腥食。”(《贈李頎》)對於世人受口腹之慾的盲目驅使,不惜殺生害命,迭相吞噉的不幸事實表示了深切的悲憫。


在王維的詩文中,常年的素食生活並沒有使他感到絲毫的清苦,相反卻使詩人的情思更加的欣悅潤澤。請看他的《遊感化寺》詩:“抖擻辭貧裡,歸依宿化城。繞籬生野蕨,空館發山櫻。香飯青菰米,佳蔬綠芋羹。誓陪清梵末,端坐學無生。”一碗青菰米,一缽綠芋羹,在他眼裡竟是那樣的色香味美。而詩句:“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折露葵。”(《積雨輞川莊作》)描寫簡樸自然的素食生活,竟也有了幾分超然出塵的餘韻。王維的素食選擇是與他對人生終極目標的追求緊密相關的,他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動天地萬物,宇宙蒼生本來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在《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淨覺禪師碑銘》有這樣的名句:“猛虎舐足,毒蛇熏體;山神獻果,天女獻花。澹爾宴安,曾無喜懼。”稱讚淨覺禪師德業純厚,感動天人,兼及禽獸,無不傾心向善。他的《戲贈張五弟諲三首》詩中,還有這樣的怡人詩章:“我家南山下,動息自遺身。入鳥不相亂,見獸皆相親。”以及“青苔石上淨,細草鬆下軟。窗外鳥聲閑,階前虎心善。”人在大自然中,原來是可以那樣的物我相親,任運自在,一幅人與自然萬物泯然無間、盡善盡美的和諧畫捲,盡收眼底,感人至深。


版權所有:張景崗    歡迎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龍取珠 的頭像
    龍取珠

    從愛心出發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