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蔬食&環保 (2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六成民眾願


 


改吃素為地球環保盡心力


更新日期:2009/07/29 09: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729 08:45:25)最近法國知名的導演盧貝松拍攝了一部環境意識電影,片名叫做「搶救地球」,這部紀錄片以三年的時間走訪五十四個國家、拍攝長度達四百八十八個小時,闡述地球的誕生、演變以及地球現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整部影片利用空拍的方式帶領觀眾感受地球之美,但由於人為破壞使得地球許多美景不再,希望藉由這部影片提醒身為地球的每一份子,應當重視環保的迫切性。


有鑑於此,近來保護地球的環保聲浪日漸高漲,甚至有許多人開始號召「吃素」來保護地球,因為吃肉容易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將會對地球造成汙染,因此「吃素實施節能減碳」變成許多環保人士所提出的主張。而演藝圈也紛紛傳出開始出現吃素的風潮,從S、藍正龍、李連杰、王菲等等藝人都帶頭開始吃素,如此一來不僅養生,同時也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那麼為了地球未來的環境著想,有多少人會願意因此改變日常的飲食習慣改為吃素呢?波仕特線上市調網(http://www.pollster.com.tw)6/30針對「您願意為了維護地球環保生態而改吃素嗎?」進行網路民調,結果顯示有10.78%表示「非常願意」,有49.67%表示「願意」,兩者共占60.45%;「不願意」者占了33.33%,「非常不願意」則有6.22%的比例,結果看來多數的受訪者願意為環保而改吃素,證實了環保意識的確深入到每一位民眾的心中。


女性吃素比例高:從性別上來看,男性願意吃素的比例明顯比女性來的低(男性55.7%,女性64.08%),而不願意的比例則是男性較高,因為女性原本對於素食的接受度就比男性高。男性用餐通常都要有肉類,但女性有時即使是簡單的生菜沙拉也可以打發一餐,所以在素食的接受度上原本就高於男性,當然在吃素的意願上,女性也會比較高一些。


已婚者吃素接受度高:從婚姻上分析,已婚受訪者吃素的比例高出未婚者,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吃素並不是非常方便的事情,曾有調查報告顯示現代人大部分都是「外食族」,外食自然很難貫徹吃素的想法,未婚者幾乎都以外食解決三餐,如此很難不碰到葷食;而反觀已婚者自己下廚的機率比較高,所以若要吃素可由自己烹調攜帶,理所當然已婚者對於吃素的接受度會比未婚者要來得高出許多。


年長者吃素養生:從年齡分析可以發現,年紀愈大吃素的接受度愈高,原因就在於除了環保概念之外,「養生」也是一個絕對的關鍵因素。年紀愈高的受訪者愈注重身體保健。基於這樣的因素,若吃素可以養生同時又能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這樣雙贏的結果對於年長者來說,自然是再樂意接受不過了。


此調查針對波仕特線上市調網15~65歲會員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為2,802份,調查時間為2009/06/30,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1.85%。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佈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


波仕特線上市調網為美商全通行銷集團成員,上網搜尋「美商全通」。


圖說:國人為環保生態改吃素食的意願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203/index.htm


比利時根特市
成為世界第一個
每週吃素一天的城市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的報告,溫室氣體排放量有18%是來自肉類生產。因此,減少吃肉一天會為根特市減少多達18%的溫室氣體日排放量。根特市也希望透過鼓勵公職人員、學童和市民每週自願吃素一天,藉此促進社區民眾的健康,並為共同居住在地球的動物朋友帶來利益。

根特市已準備9萬份免費的素食地圖來幫助市民尋找市內的素食餐廳,同時還印製了免費的素食烹飪手冊給該市所有1千5百家餐廳的業者。此外,市政當局還將為餐飲從業人士與一般民眾提供烹飪課程,教大家烹煮美味的素食菜餚。

我們讚揚根特市這項創舉,協助保護環境、改善大眾健康以及增進動物福祉,希望會有越來越多城市追隨他們愛心與慈悲的腳步,齊心協力一起拯救我們美麗的地球。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瑞典政府正式推動環保飲食

Sweden promotes climate-friendly food choices

 

歐洲環境協會發現, 以食物鏈角度, 肉品產業和奶製品產業對環境來說, 造成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

最近由Joint Research Centre 的研究指出, 對歐洲國家, 肉類和奶類製品對環境的衝擊占了24%, 而其對於經濟的貢獻卻只占約6%而已.

 

瑞典國家食物部門以及瑞典國家環保局的公告指南指出,  肉類- 牛肉, 羊肉, 豬肉, 和雞肉, 是造成環境最大衝擊的幾種食物.
瑞典政府也發現, 國民的肉品消耗近十年來, 由每人每天10公克增加到每人每天65公克.

 

文獻 "保護環境, 聰明的食物選擇"推荐, 減少吃肉的次數或是吃較少的肉, 先嘗試每週一次或是兩次不吃肉, 改吃 "蔬食".

這樣子可以減少人民個人的碳足跡.

 

瑞典政府聲明, 少吃肉和小心選擇吃的食物, 是最聰明的環保行為.

除了可以減少個人碳足跡的環保的好處, 不吃肉的飲食(蔬食飲食)還可以有個人健康上的好處,

"選擇健康的食物, 同時也讓環境更加美好"

 

瑞典政府是第一個推動環保飲食的歐盟國家, 此運動將在三個月內完成, 並且希望也能激發其他歐盟國家一起推動環保飲食.

消費者在選擇食物的同時, 也對環境造成衝擊, 所以必須告知消費者什麼是對環境最好的選擇.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健康與長壽之秘訣

國父孫中山先生不僅是創造民主中國的

大革命家,並且是一位淵博卓越的大思

想家,在國父的全部遺教中,每談到飯

食問題,常盛讚素食之益,可惜現代研

究國父遺教的人。對於國父的提倡素

食,大多忽視,以致素食主義,至今未

能發揚光大。 

國父說:「中國常人所飲者為清茶,所

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

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為最有益於

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

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壽。」(見孫文學

說第一章)這一節的遺教,說明菜蔬豆

腐,為最有益於養生的食物,不吃酒

肉,是長壽之道。 

 

國父又說:「西人之倡素食者,本於科

學衛生之知識,以求延年益壽之工夫。

然其素食之品,無中國之美備,其調味

之方,無中國之精巧。」(亦見孫文學

說),這一節遺教告訴我們。西洋人根

據科學衛生的原理,認為提倡素食,是

促進延年益壽之道,但西洋的衛生學家

雖亦提倡素食,他們的素食,調味的方

法不夠精巧,比不上中國素食之美,所

以西洋的素食,沒有像中國的普遍。 

 

國父對於豆腐的營養,推崇備至,他

說:「中國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

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

功,而無肉料之毒,故中國全國皆素

食,已習慣為常,而不待學者之提倡

矣。」豆腐為黃豆所製成,黃豆含有極

豐富之蛋自質,故營養價值甚高,因

此.國父認為豆腐是植物中的肉料,且

動物之肉雖有營養,而有毒素,豆腐則

無毒素,所以吃豆腐有食肉之至,無食

肉之害。不過國父說到:「中國全國皆

素食,已習慣為常,而不待爭者之提倡

矣。」這是過去的良風美俗,已漸被破

壞,今後要使素食主義重行普遍於中

國,實有待學者及有識之士之提倡,才

能使 國父的遺教發揚光大。

 

在孫文學說一書中, 國父才再的說到

素食之益,他說:「夫素食為延年益壽

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

理學家、醫學家所共認矣,而中國人之

素食,尤為適宜。」誰都知道,國父是

一位醫學家,早年曾懸壺行醫,治人甚

多,他認為素食是延年益壽之妙術,實

本乎醫學的原理及經驗而言。 

 

國父又自述其戒除肉類而治癒胃病之經

驗云:「作者曾得飲食之病,即胃不消

化之症。原起甚微,嘗以事忙忽略,漸

成重症,於是自行醫治,稍,仍復從事

奔走而忽略之,如是者數次,其後則藥

石無靈,祇得慎講衛生,凡堅硬難化之

物,皆不入口,所食不出牛奶、粥糜、

肉汁等物,初頗覺效,繼而食之至半年

以後,則此等食物亦歸無效,而病則日

甚,胃病頻來,幾無法可治,同按摩手

術以助胃之消化,此法初施,亦生奇

效。而數月後,舊病仍發,每發一次,

比前更重,於是更覓按摩手術而兼明醫

學者,乃得東京高野太吉先生,先生手

術固超越尋常,而又著有『抵抗養生

論』一書,其飲食之法:與尋常迴異,

尋常西醫飲食之方,皆令病者食易消化

之物,而戒堅硬之質,而高野先生之

方,則令病者戒除一切肉類及溶化流動

之物,如粥糜、牛奶、雞蛋、肉汁等,

而食堅硬之蔬菜鮮果,務取筋多難化

者,以抵抗腸胃,使自發力,以復其自

然之本能,吾初不之信,乃繼思吾之服

粥糜牛奶等物,已一連半年,而病終不

癒,乃有一試其法之意。又見高野先生

之手術,已能癒我頑病,意更決焉,而

先生則曰『手術者,乃一次之治法,若

欲病根斷絕,長享康健,非遵我抵抗養

生之法不可。』遂從之而行,果得奇

效。惟癒後數月,偶一食肉或牛奶、雞

蛋、湯水茶酒等物,病又復發。始以為

或有他因,不獨關於所食也,其後三四

次皆如此,於是不得不如高野先生之

法,戒除一切肉類、牛奶,雞蛋、湯水

茶酒,其夫一切辛辣之品,而每日所

食,則硬飯蔬菜及少許魚類,而以鮮果

代茶水,從此舊病若失,至今兩年食量

有加,身體健康勝常」。以上是國父親

身的經驗,我們看高野先生的方法,主

要是戒除一切肉類,而國父在療治的經

過中,癒後數月,偶一食肉,病又復

發,後來遵從高野先生的方法,戒除一

切肉類,雖仍食少許的魚,而終能舊病

若失身體健康勝常。

 

以上引證國父提倡素食的言論,都見於


孫文學說一書,除此以外,國父在民生


主義的演講中,每談到「吃」的問題,


也常提倡素食, 國父說:「人類謀生


的方法進步之後,才知道吃植物,中國


是文化很老的國家,所以中國人多是吃


植物,至於野蠻人多是吃動物。」又


說,「原始時代的人類和現在的野蠻人


都是在漁獵時代,謀生的方法只是打魚


獵獸,捉水陸的動物做食料,後來文明


進步,到了農業時代,便知道種五穀,


便靠植物來養生,中國有了四干多年的


文明,我們吃飯的文化是比歐美進步得


多。」(以上均見民生主義第三講)我


們看這二節遺教 國父很明自的告訴我


們,野蠻人多吃動物,文明人多吃植


物,由此可見吃肉是野蠻的行為,吃素


是文明的表現。原來人類生活方式的進


化,可分四個時期:一漁類時代,二畜


牧辟代,三農業時代,四工業時代,在


原始的上古及現代未開化的野蠻人都在


漁獵時代,半開化的游牧民族是在畜牧


時代,這二時代的人都以動物肉為食


料,文明進步到農業時代及工業時代,


就以植物為食料,現在二十世紀已進步


到太空工業時代,還要把時代倒開至七


八千年前的漁獵時代去,其是開倒車


 


了。俗云:「什麼是最進步的新青年?


什麼是開倒車的去頑固?吃素與吃肉是


最好的衡量標準。」根據國父的遺教:


吃動物是野蠻落後,吃植物是文明進


步。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總統歐巴馬談吃素影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r_bygV6y_A/
 

參見上面連結網址, 歐巴馬接受觀眾(環保人士) 提問時, 回答: 

 

他必須坦白他也喜歡有時吃吃牛排, 也喜歡烤肉,

但確實現在糧食危機日益緊張,  有些窮國如海地甚至因為食物發生暴動,

因此他認為有必要檢討食物相關的法令, 與其說是強制立法,

不如說為了美國人的健康, 他鼓勵學校的營養午餐中加入更多蔬菜水果,

以降低心臟疾病及大量的醫療成本, 並鼓勵大家開始調整飲食,

他也提到中國及印度開始富有之後, 也增加了對肉類的需求,

因為生產一磅牛肉需耗費大量的穀物及資源,

如果大家願意改變飲食, 多的食物就可以幫助那些比較窮的國家 !

 

由以上影片中可以看到, 他對環保議題相當了解 !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的事實證明 !!

                             人類(草食性動物)(果食性動物)與肉食性動物之比較表.

































人類(草食性動物)



肉食性動物.


無爪。
有爪
由皮膚上的毛孔散熱。
皮膚上沒有毛孔,經舌頭散發體熱。
無尖銳突出的前齒。
尖銳突出的前齒可以撕裂肉塊。
有發展完善的唾液腺可事先消化水果穀類。
口中只有細小的唾液線(無需事先消化水果穀類)。
鹼性唾液;有許多酵素唾液素可事先消化穀類。
酸性唾液;無酵素唾液素不可事先消化穀類。
有平坦之後臼齒可磨碎食物。
無平坦的後臼齒磨碎食物。
胃酸較肉食者少二十倍。
胃中有強烈之胃酸來消化堅硬之肉類骨頭等。
腸道是身上的十二倍長。
腸道只有身體的三倍長,故能迅速將易腐敗的肉類排出體外。

 


 


狼及其他天然的肉食動物可以狼吞虎嚥,因為牠


們的消化系統不同於人類的,牠們是設計來處於


高酸性環境中的:牠們的唾液是高酸性的,而人


類的是高鹼性的,牠們消化液的酸性比人類的要


高很多,事實上高到可以蝕解獵物的骨頭 天然


的肉食動物是設計來狼吞虎嚥的。牠們的牙齒長


而尖,適合咬住獵物撕下大塊的內。相反地,


們的牙齒是設計來磨穀類、蔬菜及水果類的,沒


有牛排刀及叉的幫助,人類很難處理肉類





肉食性動物的腸子則非常短,平均只有身長的3


倍,這是因為肉類腐敗得很快,若在體內停留過


久將會毒化血液,所以牠們就演化出較短的消化


管道,並且有超過草食性動物10倍的胃酸,好讓


這些肉類迅速消化完排出體外。而人類並沒有像


肉食性動物有那麼多的胃酸。




 

 


人類是鹼性唾液




人的血液也是鹼性。





約有636,000項符合


人的血液是鹼性的查詢結

果,以下是第 1-10項。 共費0.20 秒。


人類消化到肉只是因為人類懂得屠宰動物,懂得


用火煮熟生肉,懂得用刀叉切開肉來食用,可以


消化只是因為人類不單止食肉,還有食其他可以


幫助消化肉類的食物。如果人類是雜食性動物,


就應該可以好似肉食性動物那樣活生生地撕開其


他動物來食,但人類的犬齒根本不可能像肉食動


物一樣的活其他動物,人類更沒有爪,從這兩


點已足可証明,無容置疑,人類根本不是雜食性


動物,人類是草食性和果食性動物。





可見大部份生物學家把動物分為肉食性、雜食性


和草食性三類,並把人類歸納為雜食性動物是完


全不合理,根本沒有考慮人類的生理結構,只用


「人類的犬齒」來證明人類就是雜食性動物,簡


直是武斷的言論,根本沒有合理的理據支持,可


是坊間大都沒有經過理智的分析,只是人云亦


云,盲從附和,以訛傳訛,把這個千秋謬論當成


真理。



 


 


Be Veg. Go Green. Save The Planet!

吃素 環保 救地球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狂牛症、禽流感、口蹄疫、豬流感等傳染病的威脅,以及


 


牲畜體內殘留的賀爾蒙、抗生素等藥物對人體的危害,加上醫


 


學研究發現食用紅肉與癌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許多人


 


開始轉而吃魚,但吃魚除了破壞海洋生態平衡之外,對人體真


 


的沒有危害嗎?


 



 


深海魚含汞,會造成腎、腦、肝等慢性傷害



 


隨著科技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毒廢棄物需要處理,而


 


界各地的畜牧業更製造了無數的污染源。過去人們相信,海洋


 


擁有無限的包容度,人類製造出的有毒、污染廢棄物,可以傾


 


倒在離人類生活圈較遠的海域,透過時間及廣大無際的海洋區


 


域,讓人類不致於被這些污染源傷害。然而不到幾十年,嚴重


 


的海洋污染不僅造成許多「死亡區域」(),並透過食物鏈,嚴


 


重危害人們的健康。許多人認為接近北極圈的寒冷海域,是水


 


源最乾淨的地方,其實這些區域是傾倒有毒廢棄物的最初也是


 


第一優先的海域,因此,如旗魚、鮪魚、鮭魚、鯖魚等寒帶深


 


海魚,是含有最多重金屬,尤其是汞污染源的魚類。


 



成功大學針對民眾血液中含汞的濃度作了一項調查,發現沿海


 


居民因為食用深海魚方便,血液中汞濃度竟然超過世衛標準1


 


左右。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這次的資料,讓我


 


非常驚訝,因海洋國家()本來就較高,但竟然超出這麼多,


 


會傷害胎兒的腦部,而且影響他腦部的發展,這些在文獻都有


 


紀錄到,假如媽媽喜歡吃大型魚,小孩出生的智商都會低很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去年針對即將懷孕婦


 


女、孕婦、哺乳的媽媽及幼兒提出呼籲,減少食用馬頭魚、鯖


 


魚、旗魚與鯊魚等四種含汞量超過一ppm(百萬分之一 )的魚


 


類,以避免腎、腦、肝等慢性傷害,造成畸胎、不孕或幼童的


 


生長遲緩等。


 



但台灣的政府官員卻昧著良心說,深海水產類含有重金屬是自


 


然現象,民眾不必因此恐慌,只要避免長期食用同一種魚類,


 


或長期在同一魚販購買漁產品,自然不會有重金屬中毒的問


 


題。事實上,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嚴重汞中毒會導致死亡,長


 


期低劑量的汞汙染也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食用養殖漁業的魚可能會導致狂牛症



 


 


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海裡的魚不能吃,那就吃養殖的魚吧!


 


但您可知道養殖業者餵了什麼東西給魚吃。事實上,很多病死


 


牛、病死豬、病死雞都被拿去製造動物的飼料,這些飼料含有


 


各種病毒與細菌。美國路易維爾大學的神經醫學專家羅伯特博


 


士(Robert P. Friedland, M.D)在六月號的《阿滋海默症期刊》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發表一篇報告,對食用養殖魚


 


類的安全性提出質疑。羅伯特博士表示,養殖魚類如果被餵食


 


的飼料是由牛的任何部位製造而成,那麼食用這些魚類的人可


 


能會被傳染狂牛症。


 



 


攝取植物性DHA更健康



 


 


許多人認為吃魚會變聰明,因為魚含有DHA其實像亞麻子和


 


一些海藻都含有DHA,攝取這些植物性的營養素更健康、更安


 


全,而且也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


 


 




 


註:由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不斷增加,導致海洋水溫變


 


暖,加上大洋環流變慢,因而消耗大面積海域的氧氣。在這些


 


缺氧的海域中,魚類和其他高等海洋生物都無法生存。丹麥科


 


學家說,由於地球海洋面積巨大,要恢復原狀的話,將需要好


 


幾百年。



 


 


墨西哥灣北部的「死亡區域」,位於密西西比河系統的末端,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氧耗盡近岸水域,而且正持續擴大中。根


 


據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低溶氧量,或稱缺氧(hypoxia),肇


 


因於農場肥料污染、土壤侵蝕、污水處理廠和畜牧養殖業的排


 


放等。


 


 



 


資訊來源: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126/1319593.html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n/20/today-life2.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20/n959431.htm


http://health.wedar.com/show.asp?id=5203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54357.php







 


吃素  環保 救地球


Go Veg   Be Green  Save the Planet


http://www.suprememastertelevision.com/tw/webtv/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全球環境展望4綜合報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7)

超過50%的世界商業穀物用在餵食動物與生物燃料上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2007)(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10億人仍飽受飢餓之苦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全球40%耕地已廢耕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國際土壤資源資訊中心)

每年有1千300萬公頃的林地消失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5)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危機。

生物族群以快於自然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2008)(第16屆國際植物學大會,1999年美國聖路易市)

75%的漁產品種類已耗盡或面臨耗盡危機(聯合國)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


(美國國家冰雪資訊中心,2004)  

到2050年時,可能會產生2億的氣候難民


 

全球花在武器的經費多於援助各國發展經費12倍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報 ,2008)(經濟合作開發組織,2008)




如果地球的未來決定在你手上,你會怎麼做?

如果孩子的命運決定在你口中,你會吃什麼?




珍古德:「我們必須記得活著的每一天,我們正在影響這世界,我們可以選擇要為這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動物是朋友,不是食物 !

開始吃素, 加入環保, 拯救地球 !
減排七成   地球可避免一場災難
珍古德博士:「動物被飼養於殘酷的集約農場中,產生非常大量的甲烷(methane),這樣對待動物極殘忍,


對人類的健康也很危險,因為人們把動物關在惡劣環境,牠們全都擠在一起,根本動彈不得,牠們定期被施打


抗生素,可說是每一天。」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麗龍吸廢水 女大生聯合國奪獎


華視 更新日期:2009/06/07 22:36







陽明大學牙醫系的一名女大學生,他是靠著烹煮「保麗龍膠」,拿到聯合國世界智慧組織的金牌獎章,靠化學反應產生的保麗龍膠,不但可以免除保麗龍的環保傷害,還可以吸附工業廢水的有害金屬,讓聯合組織破例頒獎給非會員國的台灣學生。



  廢棄的保麗龍放入化學藥劑攪拌,念牙醫系的大四女學生鄭玉辰,四年來不畏懼鹽酸灼手,辛苦研究出環保殺手保麗龍變身成為環保幫手,拿下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組織的金牌。



  鄭玉辰發現,把保麗龍加入丙酮,再放進濃硫酸煮三個小時,產生的保麗龍膠,可以吸附工業廢水裡面有毒的重金屬物質,二十七公克保麗龍膠,就可淨化88公升銅離子的廢水,剩下的還可以捏製成手工藝品,巧思令人讚嘆。



  第一次,世界智慧財產組織把獎頒發給非會員國台灣,這個獎也是給發明者的最高肯定,女大學生的實驗,讓台灣在環保和聯合國揚眉吐氣。(記者潘潔瑩、張國聖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607/69/1kulo.html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說「是肉七分毒」?如何避免肉毒?
 

   採用西方飲食習慣的日本人,其罹患心臟疾病的比例,幾乎和美國人一樣。

    肥胖、禿頭的亞洲男人,以前一直是少見的;但自西風東漸後,這樣的人卻多了起來。

    這是因為美式食物裡肉多,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這些脂肪、膽固醇會不斷附著於肉食者的血管壁上,年復一年,血管內部會變得越來越狹窄,能通過的血液量也就越來越少,心臟、血管會發生病變。

    黏稠的血液,使心臟感到很大的負擔,迫使它極為用力地將血液送到阻塞而緊縮的血管之中。結果,高血壓、腦溢血、各種癌症等病,都發生了。

    此外,還有:豬牛羊雞等動物被殺之前的恐懼和被殺的痛苦,使身體產生應激反應,其產生的毒素遍佈全身。

  
  熟肉製品中的亞硝酸硝鹽髮色劑,以及其他的防腐劑,會使肉類呈現出鮮紅色並且不變質,但這些東西也會導致胃癌、腸癌等癌症。

    肉中富集了化學添加物,如DDT以及其他類似的殺蟲劑,它們會留在動物脂肪內。當吃肉時,就把DDT以及其他累積在動物身上的化學物吃進了體內,作為食物連鎖鏈末端的人,就變成濃縮的化學物質的最後吸收者。

    肉所含的DDT,比起蔬菜、水果、青草中所包括的,要高出13倍。DDT是一種劇毒物質,能引發癌症、不育症,及嚴重的肝病。

    但是,肉類中的毒素,並不僅止於此。

    在畜牧業養殖場中,為了促進動物們的成長、變胖、改進肉的色澤,動物們往往被迫每天吃下更多的化學物質。

    為了得到較多的肉,以求最高的利潤,動物們被強迫餵食,注射荷爾蒙(激素)刺激成長,給它們吃下開胃藥、抗生素、鎮定劑以及化學混合飼料。

    這些有害物質,最終進入人體,危害每一位肉食者的身體健康——無一能逃,無人倖免!(除非你堅定素食!)

    在美國醫學界,難道沒有人知道嗎?當然不是。

    食品業是美國最大宗的商業,而快餐業幾乎佔滿了整個食品業的需求。但食品商對大眾健康的關心,遠不如對他們營銷策略的關心。也就是說,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利潤。

    這就是為什麼「肉食營養豐富」是醫學和媒體的主流觀點,「肉食有害,要少吃甚至不吃」聲音微弱的原因所在:利益驅動,是主要的。

    伯沃什營養師,曾這樣舉例介紹說:約翰·羅賓斯(John Robbins)在出版《新素食主義》(Diet for New America)之時,美國肉品業者對他相當憤怒,因為這一本書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與想法。但這些商人們,卻巧妙地以廣告預算來達到目的,像是一家報紙的社論要寫關於素食的事情,他們便威脅要刪減那家報社的廣告投入。

    為此,伯沃什還出版了一本書,《是肉七分毒》。該書的作者彼得·伯沃什,並不是吃齋念佛的居士,而是一位營養師,健康倡導講師,加拿大網球明星,戴維斯杯網球賽冠軍,網球教練,百餘素食運動員之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Dvmt4NtZw


標題:


Water expert urges plant-based trend.(水利專家呼籲採取植物性飲食20090514)


描述:


Be Veg. Go Green. Save the Planet.(吃素、環保、救地球)for more details, Please visit http://www.SupremeMasterTV.com    Some 70000 liters of water are used to make


one kilogram of beefetc.約需 七萬公升 的水才能生產 一公升 牛肉…等等。


標籤:


plant-based  trend  Water  beef  植物性飲食 趨勢 牛肉


 


1.http://www.im.tv/Vlog/Vlog.asp?Memid=3085164


 


2.http://video.msn.com/?user=-980982409276159234


 


3.http://video.yahoo.com/mypage?s=5881015&public=1


 


4.http://www.facebook.com/home.php?#/profile.php?id=1229105859&ref=name


 


 


DDT殺蟲劑具有肝毒性,會引起肝腫大的肝中心小葉壞死,同時活化微粒體單氧脢(月每)(microsomal monooxygenases),亦會改變免疫功能,降低抗體的產生,和抑制脾、胸腺、淋巴結中胚胎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的速率。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52005702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居住的地球,正面臨以下的危機 :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資源

(全球環境展望4綜合報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7)

超過50%的世界商業穀物用在餵食動物與生物燃料上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2007)(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10億人仍飽受飢餓之苦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8)

全球40%耕地已廢耕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國際土壤資源資訊中心)

每年有1千300萬公頃的林地消失

(聯合國糧農組織,2005)

1/4的哺乳動物、1/8的鳥類、1/3的兩棲動物瀕臨絕種危機。

生物族群以快於自然率一千倍的速度死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2008)(第16屆國際植物學大會,1999年美國聖路易市)

75%的漁產品種類已耗盡或面臨耗盡危機(聯合國)

過去15年的平均溫度,已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


(美國國家冰雪資訊中心,2004)  

到2050年時,可能會產生2億的氣候難民


 

全球花在武器的經費多於援助各國發展經費12倍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年報 ,2008)(經濟合作開發組織,2008)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文章是從最近開始吃素的格友Jessie那邊轉貼來的

恭喜她做了明智的選擇--加入素食的行列


----------------------------------------------------------------------------------------------------


我不是素食主義者,但是‧‧‧﹝第一章﹞


 


我不是素食主義者,但是看完以下這篇文章,真的覺得吃肉無異是在吃毒‧‧‧‧‧


營養問題轟動性報告


 


美國參議院「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向全美提出的轟動性報告,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飲食健康報告,全文長達五千頁之多。  


您想知道當您早餐吃麵包、牛奶、火腿、煎蛋,午餐吃義大利麵、快餐便當,晚餐吃漢堡、炸雞、牛排、豬排、甜點時,藍眼睛、高鼻子的歐美人,卻以糙米飯、大豆食品和蔬果為主食的原因嗎?


一、中毒


由於動物被殺之前的極度恐懼和巨大痛苦,使體內的生化作用產


生了極大的變異,致使毒素遍布全身,屍體完全被毒化。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動物身體中的毒素,


包括尿酸與多種毒性分泌物、激素、排泄物,遍


布在血液與身體組織之內,因而提出中肯的見


解:「若是與牛肉中所含的百分之五十六不淨的


水分相比較,從堅果、豆類及穀類中所得到的蛋


白質,顯然要純潔多了。」  正如我們的身體


在恐懼、憤怒或緊張時會得病一樣,動物在極度


危險的情況下,體內會產生極大的生化異變。當


牠們見到同類慘遭屠宰,為了活命而極度掙扎


時,體內的多種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會異常


分泌,死後,大量的荷爾蒙便留在了肉中,隨後毒化食用者的身


體組織。美國營養機構早已指出:動物死屍是富含大量毒素的物


質。 


 二致癌物


最近一個以五萬名素食者為對象的研究報告,在癌症研究領域引起巨大震撼。這個報告指出:這群素食者罹患癌症的比例之低,相當令人驚訝。與同樣年齡及性別的人比較,各類癌症在這群人身上發生的比例,顯著地減少了。報告最後說:「他們顯然可以活得更長。」最近一個有關美國加州摩門教徒的報告也指出:「這個團體中罹患癌症的比例,比普通人少百分之五十,」摩門教徒便是以極少吃肉為其特色。下面略述幾個簡單而易理解的原因


1. 苯基嘌呤


你可知道二磅多一點﹝二公斤﹞的炸牛排,所含的致癌物質:苯基嘌呤,和六百支香煙所含的一樣多嗎?實驗證明:老鼠若餵以苯基嘌呤,就會得胃癌及白血病(亦稱血癌或骨癌)!  


2. 甲基胆菲


肉類脂肪熱至高溫就會形成〝甲基胆菲〞,而烹調肉類一般常常需要熱至高溫(植物油即使加熱過度也不會形成這種種物質)。將這種物質供給小動物就會使其罹患癌症,即使少量的甲基胆菲,也會促使動物對其他致癌物質敏感,而增加其患癌的機會。


3. 化學添加物


另外一點是大家都知道的〝化學添加物〞。動物的肉存放時間不長,就會自然腐變成病態的青灰色。肉商為了不使它們〝難看〞,於是就在肉裏加入硝酸鹽、亞硝酸鹽或其他防腐劑,這些東西使肉類呈現出鮮紅色。近年來不斷有報告指出:這些東西多是致癌物質。在田納西國立歐克瑞則實驗室,專門研究癌症的威廉李金斯克博士說:「含硝酸鹽的東西,連餵貓我都不用。」


4. 肉食致癌


英美兩國的科學家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比較研究,發現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產生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會導致癌症。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腸癌在以肉食為主的地區,如北美、西歐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蔬糧為主的印度則很發生。蘇格蘭人比英國人多吃百分之二十的肉,得腸癌的比例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



 


三、化學毒物


1. 杀殺蟲劑(農藥)


吃肉是食物鏈中最後的一環。在自然界,食物的攝取,可以用食


物鏈加以說明:植物吸收陽光、空氣、水、養份等以


維持生命,動物吃植物,大動物(人類)吃小動


物。現在,全世界的農田大都用有毒的化學物


(殺蟲劑與化肥、生長激素等)來防治蟲害和增


加產量。這些毒藥就保留在吃植物與草的動物身


上。例如,農田裏噴DDT做為殺蟲劑,這是種强.


烈的毒藥,科學家認為它足以導致癌症、不孕或


嚴重的肝病等。DDT及其他類似的殺蟲劑,會保


存在動物及魚類脂肪內,並且一旦儲存,便很難


破壞。因此,當牛吃草或飼料時,不論牠們吃下


了那種殺蟲劑,大部份都保存在牠們的體內。所


以當你吃肉時,你把DDT的精華,以及累積在動


物體內的其他有毒化學物質都吃進了你的體內。由


於吃者是食物鏈中最後一環,所以人類就變成各種殺蟲劑、毒素


高度富集的最後吸收者。愛荷華州立大學所做的實驗顯示:肉類


中所含的DDT比起蔬菜、水果、青草所含的量,至少要高出十三


倍以上。大多數人體中累積的DDT都是來自於食物中的肉類。


2. 荷爾蒙抗生素


肉類中的毒素並不僅止於此。為了加速動物的成長、肥胖,以及改進肉的色澤、口感,提供肉類的動物往往被迫吃下大量的化學物質。為了得到最大產量的肉以謀取最高的利潤,動物們被強迫餵食、注射:荷爾蒙、開胃藥、抗生素、鎮定劑,以及化學混合飼料以刺激生長。紐約時報曾經報導:「掩蓋著的污染毒害,對於肉類攝取者是一個相當大的潛在危機。殘留的殺蟲劑、硝酸鹽、荷爾蒙、抗生素以及其他的化學物品都是〝隱藏殺手〞。一九七一年七月十八日這些化學藥品大多被認定為致癌物。而且事實上,許多動物在牠們被屠殺之前,就已經死於這些藥物。」當農田被改成動物飼養場後,大多數動物從未見過陽光,牠們的一生在狹窄、壓抑、冷酷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結局是淒慘的死亡。芝加哥論壇曾經報導過高效率養雞場的情形:「其最上一層是用來孵雞蛋的、然後小雞接受刺激成長:服藥、強迫餵食, 牠們在狹小的籠子裏狼吞虎嚥,從來沒有運動或吸收過新鮮空氣。當牠們長大些,就遷移到底下一層的籠子裏,如此一層層下去,在到達最底下一層時,牠們就被宰殺。」像這種不自然的生長過程,不但把動物體內生化平衡狀態破壞,同時也扭曲了牠們天然的習性。而更不幸的是,人類惡性腫瘤以及畸形胎兒的產生勢必因無知食用牠們而在所難免。



 


動物的疾病


肉食者所面臨的另一項危險就是:動物經常會感染一些疾病,而這些病往往是肉商或檢驗員無法察覺的。當動物身體的某一部份長了癌症或腫瘤,有病的部份切掉之後,剩餘的部份還是被拿到市場賣掉。更糟的是,有些長瘤的部份混在肉裏做成「熱狗」、火腿或餡料等食品。美國有一個地區,每天檢查的動物屍體中,竟有兩萬五千頭患有腫瘤的牛屍被拿到市場販賣。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如果用有病動物的肝臟來餵魚,魚也會得癌症。說:集約化養殖廠的動物沒有一隻是健康正常的,這話已成為事實,而非危言聳聽的誇張。


聞樂格Dr.J.H.Kellog是一位有名的素食醫生,當他坐下來吃素食晚餐時曾說:「在吃飯時,不必擔心你所吃的食物是死於何種疾病,真是件好事!」



 


屍毒


當動物被殺之後,屍體中的蛋白質就會凝結並且產生自我分解的酵素。不像植物,細胞壁堅硬且循環系統單純,腐敗很緩慢(讀者可在家中掛一塊生肉和一個蘋果或其他蔬菜果,自行觀察,便能明白)。很快,在肉類中一種名為「屍毒」的變性物質就形成了。由於屍毒會在死亡後立刻釋於,所以肉類、魚類、蛋類及動物類食品有一個共同的性質:很快就會腐敗分解。動物被屠殺後,經存放、冷藏,然後運送到肉店,再被人買回家,再存放,等煮來吃時,我們可以想像這份晚餐已經腐壞到了什麼程度。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人類的消化系統先天就不適合用來消化肉類。所以肉類在胃腸中通過得非常緩慢,大約要五天才能全部通過人體,(素食只要一天半就可以全部通過)在這期間,由腐肉所產生的肇病物質就不斷地接觸消化器官、腸道部份,很快它們就受到侵蝕毒害。生肉,由於它的易腐敗性,會令廚師及任何接觸到它的東西都受到污染。英國公共衞生局,在一次屠宰場爆發出中毒事件後,警告家庭主婦們:「處理生肉時,要把它當成像牛糞一樣不衞生。」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經過高溫烹飪也不會被消滅。尤其當這肉沒有煮熟,或只是輕微加以燒烤,可想而知,它必然就成了感染的來源。



 


腎臟病、痛風、關節炎


肉食者體內所負荷的廢物,最顯著的便是尿素與尿酸。每磅肉約含有十四公克的尿酸。一位美醫生曾將肉食者與素食者的尿液加以分析,發現:為了排出氮化合物,肉食者腎臟的負擔是素食者的三倍。隨著年齡漸長,腎臟提前耗損過度,它們無法再有效作用時,腎臟病也就隨之產生。當腎臟無力再處理因食肉所帶來的過重負擔時,無法排除的尿酸就儲存在體內,肌肉就像海綿一樣將它的水份吸乾後,它就變硬而形成結晶體。當它停留在關節裏,痛風、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就產生了,當尿酸聚積在神經,就產生神經炎與坐骨神經痛。現在許多了解疾病真相的醫生對於罹患上述病症的病人,無一例外,不是要求他們完全停止吃肉,就是嚴格限制他們的食肉量。



 


七、排泄困難便秘


我們的消化系統並不適合於吃肉,因此肉食者經常抱怨排泄困難。肉類,由於纖維質極少,所以它在消化管道中移動得非常緩慢(比起穀類與蔬果食物要慢約四倍),因此在我們的社會之中,慢性便秘幾乎成為共同的苦惱。


許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促使正常排泄的纖維質,只能從恰當的植物類食品中得到。與肉類相形之下,蔬菜、穀類與水果保有較多的水份而易於通過消化道。蔬菜擁有大量的天然纖維,而這種物質正足以有效地防止盲腸炎、結腸炎、心臟病與肥胖症等。


八、高血壓、心臟病


素食者最強有力的的一個論點,就是肉食與心臟病之間的關係。在美國(世界上肉類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每兩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死於心血管疾病,而這些病在肉類消耗量低的國家發病率也低。美國政府因此設立了一個「心臟病病因研究委員會」,以研究能遏止這種病的生活指導原則。這個委員會的研究結論是:若要維持適度的血膽固醇,人們自飽和性脂肪(動物類食物)所攝取的熱量,應少於總熱量的百分之十。報告中極有意義的建議是:少吃肉類、蛋黃及豬油、牛油、羊油等動物性油脂。報告中更進一步的建議:吃東西要節制,必須少吃富於飽和性脂肪的食物,對富於膽固醇的食物也要嚴格節制,包括肝之類的動物器官、蛋類以及貝殼類的海鮮。


「美國醫藥學會」會刋在一九六一年就曾報導: 「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臟病。」到底是肉類中的什麼東西造成循環系統如此大的傷害?動物肉中的脂肪,如膽固醇,人體無法將其完全分解,這些脂肪會附於肉食者的血管壁上。由於日積月累,血管內就變得愈來愈狹窄,能通過的血液量也就愈來愈少。這種危險的情況就叫心臟病變。它使心臟承受很大的負擔,迫使它極為用力地將血液送到阻塞而緊縮的血管之中,高血壓、腦充血、心悸等毛病就都出現了。最近哈佛的科學家們發現,素食者的血壓一般都要比非素食者低,在韓戰期間,兩百具平均年齡二十八歲的美國軍人屍體接受了檢查,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由於肉類廢物的阻塞,而呈現動脈硬化的現象,同年齡的韓國士兵卻沒有這種現象(當時韓國人基本上是以蔬食為主)。


現在我們知道,人類的殺手: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是相當普及。有愈來愈多的醫生(如美國心臟學會)嚴格限制他們的病人攝取肉類,甚至要求病人完全不吃肉。科學家們現在也體認到:素食中的粗糙纖維確實能降低膽固醇。加州洛馬琳達大學營養系主任瑞吉斯特博士D.U.D.Register經實驗證實:即使吃進大量奶油,而豆類中所含的物質仍能使膽固醇減少,這是素食者比肉食者更健康的另一重要原因。


九、綜論


肉食者必須面對的事實是:


1. 動物被宰殺時,極端的恐懼、痛苦、憤恨、掙


扎,使其體內的生化作用急遽異常,從而毒化了


牠們的屍體,進一步毒化食肉者的身體組織。


2. 肉類烹燒烤炸的過程,會產生多種極强的致癌


物資。


3. 肉類中的化學添加物(硝酸鹽等)及食肉者腸


內微生物的變異,是致癌的重要原因。


4. 肉類中農藥、殺蟲劑等各種人工化學毒害物質


的殘留量,比蔬果類至少高出十三倍。


5. 肉中含有抗生素、荷爾蒙、鎮定劑等大量生化


致病毒物。


6. 動物本身就患有多種疾病(不包括各種人類未


知疾病)、傳染病。


7. 動物屍體腐敗產生的屍毒會使食用者中毒。


8. 肉類富含乳酸、尿酸等代謝物,是腎臟病、痛


風、風濕痛、關節炎等病變的主因。


9. 肉類因缺乏纖維而造成排泄因難、便秘,間接


加重臟腑消化系統受毒素侵害的程度。


10. 動物脂肪的累積,造成心臟、血管病變,而罹


患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血栓等。



 


以上簡述,已足以證明:肉食有百害而無一益,愚者貪著其味而自服其毒。


 
 


做「拒百害於外的智者」,還是做「缺乏意志力、自主力的愚者」,全憑自己的選擇。


在此,我們謹將世界各國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診治統計報告,及您身邊的事實加以羅列,讓醫學告訴您吃肉,是用自己的健康和壽命為支付代價的最昂貴消費行為!


在您閱覽這些珍貴的保健資料之後,您能冷靜地對自己的飲食習慣做一通盤的檢討、理性的評判嗎?您是否已經找到一套避免吃藥、打針、看醫生、花錢,奔走於醫院之間,讓精神、肉體倍受種種煎熬、折磨的飲食策略來了呢?


美國參議院「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向全美提出此轟動性的報告後,在美國本土曾引起近乎舉國恐慌狀態的巨大震撼!


這項研究報告,是以總統候選人麥克嘉為主席,並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心臟肺血管研究所」、「國家營養研究所」、「保健福利部」、「農業部」等單位的專家、醫生及科研者為中心,在英國皇家醫學調查會議、北歐二國聯合醫學調查會議的協助下,以世界性的規模來調查飲食生活與疾病的關係,而做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飲食健康報告,報告書長達五千多頁。



 


這項權威性報告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1. 發達、先進國家地區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食肉太多)。


 2. 癌症、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致病的主要原因在於飲食不當。


 3. 成人病與慢性病(文明病),根本無法靠醫藥或手術得到治療。


 4. 犯罪、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的部份原因是由於飲食偏差所導致。


 5. 所有的成人病,都可以仰賴飲食的改善得到治療與復原。


 6. 值得注意的事實:多吃蔬菜、水果、穀物的草食型飲食習慣者,健康情況比肉食型飲食習慣者好得太多。


 ——節錄自美國政府官方網站信息


文章出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d2cbc01000eic.html


----------------------------------------------------------------------------------------------------


我不是素食主義者,但是‧‧‧﹝第二章﹞


 


我不是素食主義者,但是當我看這段影片時,眼淚一直掉,心頭糾結‧‧‧,唉!覺得好難過,心裏又似空、又似亂,真不知如何確切形容內心的感覺。


曾經是我的最愛,但看完影片後,怎麼樣都無法伸手去夾我面前盤中的任何一塊了~~


雖不是我動的手,但卻是因我們要吃牠們,牠們才會被‧‧‧





此影片如有嚇到大家,敬請見諒。


 




http://tw.myblog.yahoo.com/jw!GHUUNC2HHANUKTM10ZAKqGWZN51B/article?mid=1893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4/08 04: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全球氣候暖化又出現一項有力證據:最新數據顯示,北極厚冰層的面積已降至歷史新低。專家警告,北極海大面積的冰層越來越薄,年代也越來越短,可能在10年內消失殆盡,成為引發全球擔憂的問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數據顯示,今年冬天北極圈的海冰面積為585萬平方英里,雖比2006年的最低紀錄多出28.2萬平方英里,卻仍是歷來第5低紀錄,也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面積少了27.8萬平方英里。



照這速度10年內恐融光



北極一帶的海冰層也愈來愈薄,相較於1981年至2000年之間較厚冰層比例平均達到三成,如今北極圈一帶只有一成的海冰形成時間達到2年以上。換言之,結冰時間較短且較薄的海冰以往約占70%,今年卻已上升至90%,這意味北極圈海冰的面積可能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少。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科學家梅爾指出,過去20年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大幅縮減,近6年來更持續創下歷來最低的6次紀錄。由於較薄的海冰可能在夏季融化,他估計北極海在2020至2040年會成為「無冰區」,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提前在2013年降臨。



北極圈新形成的海冰通常會在春夏時融化,若能存在2年以上,即可成為關鍵的厚冰層。但過去2年因氣候暖化,大都是新且薄的結冰,尤其是今年冬天,厚冰層面積更降至歷史新低,只有37萬8000平方英里,比去年減少43%,減少的厚冰層約相當於德州大小。



另一端的南極也存在地球暖化造成冰雪融化的問題。美國地質調查所上週公布南極海岸詳細地圖,也發現冰層逐漸縮小且消失,更首度顯示南極半島西端的沃迪(Wordie)冰架已整個消失。


http://tw.yahoo.com/


 


Be Veg. Go Green. Save The Planet.





吃素 環保 救地球


 


研究:緩和全球暖化很簡單 少吃肉就可以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3/19/kh6o.html

 

世界銀行研究:畜牧業佔總排放量50%以上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0日「國際無肉日」International Meat Less Day(又稱世界素食日或少肉日),起源於1985年,一位印度的靈修聖者Sadhu T.L. Vaswani將動物權的觀念引進印度,且?造了一?有組?的社會運動,後推廣到全世界。 「國際無肉日」自從1985年發起,不分國籍不分年齡,目前全球有數以千萬計的民眾熱烈響應這個活動。

 




   在今天320日「國際無肉日」除了?您在320日週五,支持環保開始吃素,支持今年的「無肉日」外 ,更特別推薦下列由吳彥祖、黃佩霞、?恭蕙、、、80多名人士所共同拍攝的6分鐘影片(Save the Human --Don't Eat the Planet)及小故事! 影片中沒有苦口婆心的勸說,只有大量食肉破壞地球的數據,在這?基礎上,?你自己抉擇﹕吃素,?是不吃?


 (?點選下列超連結網址: 影片長度只有6分?多,但有很多令人震憾的數據於其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NwbzoSuw8














 





禁「肉」救地球




2009-03-12






【明報專?】每?素食者,都有一?支持他?不吃肉的原因,而每??由背後,又?是藏着一?充滿?人體會的故事,令每段?歷都不至於千篇一律,反而是永遠有趣,值得參考。素食者Bobsy的故事,也是如此的值得?味,今天且來??他在一夜間成為茹素者的情?,在他的心念轉?過程中,也許你會看到自己心靈的反映,同意或反對他的想法,再決定是否與他一起、放?吃肉以拯救地球。




...關心地球健康的人,應?早就?過Bobsy的名字。他在黎巴嫩首都??特出生,1992年來港,1994年?立慈善團體Able Charity,先後參與「Save Lamma」行動(阻止榕樹灣碼頭填海工程)及「南丫島樹林」種樹活動,亦是南島書蟲及有機食店Life Cafe的店主。種種行為,都反映他對環境保護的自覺,這份自覺的另一端,牽繫着1989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覺醒在1989




1989年,柏林圍?倒下、冷戰結束、六四民運……?時我在曼谷,看着一幕又一幕挑戰人?既有想法的事情連續發生,心念也產生?化,?烈感覺到我?只有一?地球,應?好好保護它。我不要成為?題的一部分,而要成為解決?題的一分子。」

Bobsy
1989年是一?契機,?他??成一?非常自覺的人,由從前只為自己做事,轉?至為地球做事,好像製作句語T-shirt,提醒薰陶別人關心地球健康,沒錢?,卻是百分百的投入。「直至今天,我的?富沒有增加。很多人?我為何如此投入保護環境,我只能說:是注定吧!是我的使命。」



2萬公升水換1磅牛肉



正因為這份保護地球的熾烈意識,?他產生極?的意志,在一夜間由肉食者轉?為素食者。

「這是因為我發現了食肉對地球的影?:一磅牛肉,便要用上2萬公升水來生產;製造260?漢堡包,代價是破壞面積如同一?足球場的雨林。」Bobsy說,吃肉及奶?製品本身?然不是?題,?題在於畜牧者在使用非持續性(non-sustainable)的方法來?養動物,引致土地退化、氣候改?。

想像地球是一間銀行,維持動物生命的水和泥土就是存款。我?予取予求,卻不供款,有一天款?用光,銀行也會倒閉。」有機畜牧固然是一?辦法,然而全球一年消耗的動物數量達600億,恐怕不是有機畜牧能應付,「因此放?吃肉是拯救地球的有效方法」。



茹素易過學廣東?



有效,因為每?人一天便吃上35餐,對比偶一為之的資源再用,或每天一兩次的出入關燈等行為,次數更繁密,成效也更大。「黎巴嫩有最新鮮的羊肉及雞肉,燒香後蘸上蒜蓉醬,至今我??得那種美味。」不過Bobsy在知道肉食對地球的破壞後,就在一夜之間,成為素食者,初時?會吃點魚,後來連魚也放?了,只吃素。故事看來十分戲劇化,像宣傳多於真???。「其?吃素不是那麼困難,一切只看你的意志力有多?。」

他笑言學?廣東?的難度是8.5分,吃素不過是3分罷了!「很多人未能吃素,是因為知道的不夠多,所以我?本月開始的『Save the Human』運動,不是要逼人吃素,而是?人知道吃肉對地球的影?,提供資料,?這些資料成為知識,進化為智慧,成為意志力,推動自己茹素。」Save the Human運動第一波,邀?了吳彥祖、黃佩霞、?恭蕙、、、80多名人士拍攝一段6分?的宣傳片,沒有苦口婆心的勸說,只有大量食肉破壞地球的數據,在這?基礎上,?你自己抉擇﹕吃素,?是不吃?




 




 



Be Veg. Go Green. Save the planet
  吃素!環保!救地球!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地球,其實透過飲食習慣,也能減少碳排放量,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怎麼說呢?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主席,曾經針對全球暖化,蒐集了上千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呼籲大家「少吃肉、騎腳踏車、簡約消費」,其中少吃肉的部份,延伸出來就是「素食、低碳食物里程,還有不浪費食物等概念」。








根據國內醫學界估計,台灣素食人口至少有200萬人。有一個數據顯示,平均生產一公斤牛肉,會排放36.4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三小時。養一頭牛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於跑車開七萬公里。如果每天三餐當中的其中一餐改吃蔬食,每個人的碳排放量,將可減少0.78公斤的二氧化碳。若是吃素一年,就相當於種了82棵樹。








「低碳食物里程」和「地產地消」的觀念,在國外行之有年,但在台灣對民眾來說都還算是一個較陌生的字眼。所謂的食物里程,我們可以舉「漢堡」來當作例子。假設你今天吃的一個漢堡,夾在漢堡裡面的牛肉,是從美國坐飛機來的,而夾在漢堡麵包當中的生菜、洋蔥,是從屏東坐卡車來的,番茄醬是從日本坐船進口來的,當這些食材被蒐集並處理製作成一個漢堡之前,背後已經計算著這些食物在運送的過程當中,運輸的交通媒介已經產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在國外有研究發現,一個漢堡的碳足跡約為3.1公斤的二氧化碳。有鑒於此,日本推行「地產地消」概念,就是提倡農產品應該以「當地生產、當地消費」,減少食物的運送,不但兼顧環保,又能確保新鮮和健康。








有另一個統計顯示,葷食者一年製造的二氧化碳1,500公斤,素食者一年430公斤,兩者差距1,070公斤。而且您可能不知道,畜牧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實比所有汽車、機車排放的量還要多,平均生產一公斤的肉,牲畜必須吃下七公斤的穀物,如果吃肉人口太多,另一方面也會間接造成穀物的短缺,讓一些人沒東西吃。








為了即將到來的地球日,如果您也想響應愛地球,但又不知道怎麼做的話,Yahoo!奇摩綠生活建議您在未來的用餐習慣當中,能考慮「素食」這個選擇。








★響應422地球日,快來參加Yahoo!奇摩綠生活:6行動,愛地球響應活動




寄給朋友友善列印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緊急!刻不容緩~



開始吃素~加入環保~拯救地球~


Be Veg. Go Green. Save Our Planet.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為使節能減碳觀念落實於民眾日常生活中,並透過活動網頁所提供的日常生活小撇步,教導民眾各項節能減碳做法,達到「一人一天至少減碳一公斤」,因此舉辦 *獎品總值高達500萬元的抽獎活動*


 

環保署提供的日常減碳撇步如下:

 

早上第1個減碳撇步:多吃蔬食少吃肉(每天至少一餐不吃肉,體內體外做環保)馬上減碳0.78公斤哦 , 只要再 0.22公斤就達到目標了 ! (一日兩餐素,  馬上達成目標, 您就是環保好寶寶,  出門菩薩保佑平安哦  !)

 

早上第2個減碳撇步:鐵馬步行兼保健(500公尺短程距離,以單車替代機車)

 

早上第3個減碳撇步:節能省水看標章(選用環保標章的洗衣機,節能又省水)

 

中午第1個減碳撇步:冷氣控溫不外洩(少開冷氣1小時)

 

中午第2個減碳撇步:選車用車助減碳(同樣行駛10公里,選用油電車比汽油車好)

 

中午第3個減碳撇步:自備杯筷帕與袋(自備環保餐具與購物袋)

 

晚上第1個減碳撇步:習用資源顧地球(每天回收一份報紙)

 

晚上第2個減碳撇步:一週一天不開車(上下班來回10公里,每1公升汽油行駛10公里,一週一天不開車)

 

晚上第3個減碳撇步:隨手關燈拔插頭(隨手關螢幕、主機,別讓螢幕一直開著)

 

夜晚休憩時的減碳撇步:省電燈具更省錢(改用省電燈泡)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ishien的部落格



無上師電視台節目成功的楷模美好人物介紹

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素食者--愛因斯坦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是一個單純、謙遜又有幽默感的人,曾經有一位記者請他對<相對論>做一個註解,他說:「男人與美女對坐,一小時要比一分鐘還短,讓同一人坐在熱爐上, 一分鐘要比一小時還長」


愛因斯坦,1879年生於德國烏爾姆, 當他五歲時,父親拿給他一個羅盤,把玩羅盤帶給他一個「深刻而不可磨滅的印象」他那時就了悟「事物在背後顯然深藏了一些東西」


他說:「真正寶貴的是直覺,經由冥思,答案會自動出現,甚至在問題都尚未提出前」


科學知識的追尋是一靈性上的修煉,有一次一小孩問他是否祈禱,他回答說:「任何一位認真的科學家一定會深信不疑,在精密無比的宇宙定律中,顯示出有一設計的靈魂,這靈魂要遠比人類高超多了,因而科學的追尋導引到一個神聖的宗教情懷」


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他說:「我們能擁有最美的體驗是奧妙的神祕,是這種原始的激情,孕育了真正的藝術和科學,誰要體驗不到他,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誰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的眼睛即是模糊不清的,就是這樣奧妙的神祕體驗,引發了宗教,他們認知到宇宙存有一些我們無法參透的未知,我們也感受到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璀璨的美,以最質樸的本貌與我們心靈共鳴,正是這未知認知的共鳴感受,建構出真實而虔誠的宗教性」


 


PS:如果你對愛因斯坦也有興趣可下載<無上師電視台>,成功的楷模介紹愛因斯坦:


A_Journey_Through_Aesthetic_Realms_2007.03.28_195.asf 52 MB第一集


A_Journey_Through_Aesthetic_Realms_2007.04.11_209.asf 59 MB第二集


http://tw.myblog.yahoo.com/jw!GHUUNC2HHANUKTM10ZAKqGWZN51B/article?mid=1101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圖片


中廣 更新日期:2009/04/04 08:35



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南極一個冰架已經消失,另一個正在快速變小,冰河融化的速度加快,這一切都是氣候暖化惹得禍。



英國的南極研究團隊說,從1960年代就開始分解的沃迪冰架,已經完全溶化,拉森冰架的北部,也已經消失,根據測量,從1986年至今,拉森冰架的面積減少了八千三百平方公里。



這再一次透露氣候暖化的狀況,比之前認知,嚴重得多。



地球上的冰河,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南極,那裏的冰層變化,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特別深遠。


肉食者每人一年排碳量相當於中型汽車行駛4758公里,


有機純素者每人一年排碳量相當於中型汽車行駛281公里,


有機純素者排碳量比肉食少了94%


素食是有效解決暖化危機最快的方法!!!


 


開始吃素!  加入環保!  拯救地球!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蔬食減碳 南投縣府從員工餐廳做起     20090328自立晚報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縣府為響應節能減碳,於去年實施員工餐廳每月兩次(初一、十五)全面提供素食政策,實際以蔬食行動減緩地球暖化現象。縣長李朝卿27日表示,除了實施員工餐廳提供蔬食以落實減碳,同時也呼籲所有員工及縣民從基本吃飯做起,一同節能減碳愛護地球。


縣府表示,依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資料,全球百分之十八的二氧化碳為畜牧業所造成,在運送穀物、飼料及肉品的過程,肉品製造的運輸程序的確比素食食品來的繁雜,也增加汽車廢氣排放量。因此世界各國也陸續推動蔬食減碳的政策縣府在李縣長的指示下,領先其他縣市政府,率先於97年4月實施員工餐廳每月兩次(初一、十五)全面提供素食政策,員工均支持並響應。


李縣長表示,一人一天不吃肉約可減少0.8公斤的碳排放量,縣府員工餐廳讓節能減碳從基本吃飯做起,選擇初一、十五全面提供素食,落實減碳。未來更將研擬擴及至目前縣府實施的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政策,鼓勵各校每週選擇一天僅提供蔬食,不僅可推廣蔬食減碳教育,亦可促進師生身體健康。
李縣長並引用中台禪寺惟覺大和尚開示「吃飯要吃素、出門要走路」之名言,鼓勵民眾多吃素少吃肉、多走路少開車,從基本生活做起,確實減少碳量的排放,希望大家可以吃素環保救地球,節能減碳一起來。
 

27日適逢農曆三月初一,員工餐廳僅提供素食,李縣長也特別前往與員工一同享用午餐,並鼓勵員工多吃蔬食,盼從員工餐廳開始落實蔬食減碳,並逐步推廣至學生營養午餐,甚至全體縣民,讓生活更健康、讓地球更美麗!

龍取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